贴对联左右怎么分 门口对联怎么分左右
一个人至少拥有一个梦想,春节前大扫除刚忙完;全家人又为贴对联的位置争得面红耳赤-爷爷坚持上联务必要贴右边~上大学的儿子话虽如此拿着手机嚷嚷:“目前都从左往右读- 上联该贴左边!”这样的场景每年都在千家万户上演...贴对联看似容易~可只要差不多不分~轻则闹笑话、重则失了年节的仪式感。老祖宗留下的规矩~究竟该怎么灵活运用才不会错?
一、千年传统里的门道
古人写字读书全是从右往左 -贴对联自然遵循这个规律。面对大门站立时右手边贴上联 -左手边贴下联,这个传统延续了上千年。旧时的书房、学堂、店铺门口;清一色按在这规矩张贴。
直到今天许多老宅院、寺庙宗祠仍然坚守着这个传统贴法 透着浓浓的古韵.
随着时代变迁,我们的阅读习性早已改变。从左到右的书写方式变成主流;加上西方文化的关系到...贴对联的规矩也开始有了弹性...于是我们常看到这样的场景:小区里张家按老传统右贴上联。李家却按新习性左贴上联。两种贴法并存,到底谁对谁错?
二、三步分清上下联
其实吧,对一副对联;先别急着找浆糊。分清楚上下联才是关键,方法老实讲很好懂:
1.看结尾字的音调
上联结尾普通用“仄声”(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三、四声),读起来干脆利落;下联结尾则用“平声”(一、二声),听起来悠扬绵长。具体而言经典春联“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堂”中“寿”是第四声(仄声),正因如此是上联;
“堂”是第二声(平声) -自然是下联...这个方法能解决九成以上的对联区分问题...
2.听语音的起伏感
遇到拿不准音调的字,不妨读出来感受一下。上联的收尾多数时候像下楼梯般下沉收束。下联则像爬山般上扬舒展...试着读读在这两句:“门迎百福福星照。户纳千祥祥云腾”-“照”字发音短促下沉 -“腾”字则余音上扬,前句为上联,后句为下联的区分就很很清楚了...
3.悟的逻辑关系
部分创意对联会突破“仄起平收”的规则.这时就要看的先后关系了。比如岳麓书院门联“惟楚有才...于斯为盛”- 前句讲楚地人才辈出,后句说这里尤为兴盛,意思层层递进。
在这事儿挺有意思的如“辞旧岁。迎新春” -时间顺序上辞旧在前,迎新在后。贴反了就会闹出“先迎新再辞旧”的笑话。
三、横批才是“总指挥”
说真的;分好上下联 -接下来就该确定约位置了.这时横批成了关键指挥-它的书写方向直接决定差不多贴法。
传统横批从右往左写
从假如横批是“吉祥如意”四个大字从右向左排列;那么上联务必要贴在面对大门的右侧 同横批首字“吉”的方向统一...这种贴法在古建筑、老字号店铺最常见;与雕花门框、红灯笼相映成趣,全局协调统一。
现代横批从左往右写
就现在市场上许多印刷版春联的横批已经改成从左向右书写!就像横批“喜迎新春”从左排到右...这时上联就要贴在面对大门的左侧。紧跟横批起头字“喜”的方向。
去年邻居张阿姨贴反了位置 过完正月才发现对联与横批“唱反调” -尴尬得赶紧重贴...
没有横批怎么办?!
遇到只有上下联的情况;就回归最传统的贴法:面对大门、右边贴上联- 左边贴下联。这个铁律在老一辈心中根深蒂固 若回农村老家过年可千万别挑战这个规矩!
四、创作对联的讲究
自己动手写春联越来越流行~但其中门道不少:
字数词性要对仗工整
从上联七个字 -下联也非要...不可七个字;上联第一个词是名词、下联统一位置也得是名词。比方说“风吹柳絮千层雪”对“雨润桃花万点红”~“风”对“雨”同为气象名词;“雪”对“红”同为视觉形容词。
去年朋友自创的“春风暖万家”对“鞭炮响连天”;哪怕意思不错- 但“春风”(名词)对“鞭炮”(名词)尚可,“暖”(形容词)对“响”(动词)就略显不工了。
避免重复雷同的表达
从上下联意思既要关联又要递进;最忌“合掌”-即上下联说同一件事。像“九州迎春春满园”对“四海接福福盈门” -两句都在说全国迎春纳福、重复就显得平淡了。
好的对就像“勤俭持家家业旺”对“和睦处世世泽长”,前句讲治家,后句讲处世 -有价值 互补又升华。
那些年各位闹过的笑话
清代有个财主请秀才写春联,秀才写下“满堂生无底 全家午出头”。财主不解其意 -见人便夸在这对联吉利、却不知“生”字去掉底部是“牛”,“午”字出头也是“牛” 暗讽他全家是牛。
当代人虽不会犯在这等错误;但平仄不分造成的笑话依然常见!去年小区门口小店贴出“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 本是佳联,可是因把仄声收尾的“海”字贴在下联位置- 懂行的老人路过直摇头。
五、趣味对联里的智慧
一字多音的妙趣
通过“行行行行行行行”-在这可不是乱码!读作“杭形杭形杭杭形”,取“各行各业都兴旺”之意;是经典的同字异音联。还有“长长长长长长长”,用在豆腐店门口,读作“常涨常涨常常涨” -寄托生意兴隆的愿望。在这类对联看似不复杂;即便如此藏着汉语的独特韵味!
科学青年的创意
你听我说、学元素周期表也能入联:“Ag Zn Na F Ga Hf Mg”谐音“迎新纳福家还有美”;“Re Sg Tc Au As Sc Ti”谐音“来喜得金身康泰”!
对你猜怎么着?!批“F Cl CHO CHO”更妙,氟氯(福禄)双醛(双全);让人会心一笑!贴在实验室门口,理工科师生定能心领神会。
方言对联的乡土味
在南方某些地区~方言春联别有韵味...粤语区常见的“屋满春风春满屋,门盈喜气喜盈门”,利用粤语声调形成回环美;闽南语对联“食饭粒粒着珍惜,赚钱文文爱打算”,用俚语劝诫勤俭持家!
这些乡音对联贴在老宅门上比印刷品更有温度!
门楣上的红纸黑字,远不只是装饰。当全家老少齐动手- 争论着“福”该正贴倒贴、上联该左该右时文化传承已悄然发生。随着横批书写方向的改变,传统规则也在灵活调整-若横批从左向右 上联就贴左边;若横批从右向左、上联务必贴右边;没有横批时上联永远在门右。
据我所知,年除夕 可以让孩子摸摸红纸上未干的墨迹,讲讲“仄起平收”的声调变化,说说纪晓岚“粗毛野兽石先生”的妙对轶事。当浆糊刷过门框 -贴正最终要重视的是一角褶皱,千年的文化密码便在在这方寸之间复活!
其实吧,代在变、门联形式在变,但对美好生活的祈愿从未改变-在这副红纸上的哲学,值得我们年年琢磨,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