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衣节过后有哪些节日 寒衣节过完是什么节日

投稿人:善策网 2025-07-28 20:38:30

俗话说每年农历十月初一过完寒衣节,冬天的气息就越来越浓了!这个被称位“十月朝”“祭祖节”的传统节日,在北方更受重视 大家会在这天给逝去的亲人“送寒衣”~生怕他们在另一个世界挨冻...可你知道吗;寒衣节实际上是一连串冬季节日的起点,它后面还跟着好几个充斥人情味的节日、像一串珍珠串起了整个冬天。

寒衣节后的首站:下元节

寒衣节过完才半个月(农历十月十五) -就迎来了下元节。这个节日这时候提的人不多,但在古代可是个大日子.它同正月十五的上元节、七月十五的中元节共同、形成了道教的“三元节”!下元节是水官解厄的日子;传说在这天水官会到人间巡查;帮我们消灾解困。古人在在这一天会准备香烛祭品- 既祭祀祖先也祈求平安。有些地方还保留着做糍粑、吃米糕的习俗、热乎乎的食物既暖身子又应景、可惜现在知道下元节的人越来越少了。

进入深冬的标志:冬至

大家可能不知道、至普通在公历12月21日到23日之间.是整年中黑夜最长的一天也是二十四节气里的核心节点.古人把冬至看得格外重。甚至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

以这天北方家家户户的厨房都飘着饺子香。南方则是汤圆在碗里打转.祭祖的仪式也少不了.许多地方至今还保持着冬至扫墓的习俗。从这天开始就“进九”了 老大家常念叨“一九二九不出手”,说的就是冬至后越来越冷的天气。

腊月里的温暖:腊八节

农历十二月初八的腊八节- 简直就是一碗热粥的故事。这天清早,家家户户都会飘出五谷杂粮的香气-那是腊八粥在锅里咕嘟。红枣、花生、莲子、红豆...八九种食材熬成一锅温暖。

喝下去浑身都暖和了...在这习俗与佛教有关!传说是位了纪念释迦牟尼成道~但不管起源怎样,在寒冬喝上这么一碗甜甜的粥.任谁都感觉被治愈了。

老实讲- 些地方还会泡腊八蒜.碧绿如玉的蒜瓣配饺子吃特别够味...

寒衣节过后有哪些节日

年味的序曲:小年

以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过小年春节的序幕就算正式拉开了。北方普通是二十三祭灶王爷。南方多在二十四。这天家家户户都要“扫尘”.把屋子从里到外打扫干净,窗明几净迎新年...

最有趣的还是祭灶仪式:在灶台摆上麦芽糖与糕点!让灶王爷“上天言好事”。甜甜的糖瓜是位了粘住灶王爷的嘴。让他多说好话。小年一过街上的红灯笼就挂起来了,年货摊子也支棱起来了,空气里都是年的味道...

辞旧迎新的高潮:除夕跟春节

我有个朋友就遇到过 -年里最隆重的节日终于登场!除夕与春节(正月初一)是我国人骨子里最深的牵挂。除夕夜全家围炉吃年夜饭。北方饺子南方年糕,各有讲究。

说实话;时一到爆竹声响彻夜空。烟花照亮门楣上的春联。年初一穿着新衣服拜年孩子们最快乐-压岁钱到手啦!舞龙舞狮、庙会社火。热闹要连着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才算圆满。

在这半个月里。祭祖、团圆、祈福相同不少;是我国人对“家”最浓烈的情感表达。

节日名称时间(农历)别称同特征 核心习俗
寒衣节十月初一十月朝、授衣节烧纸衣祭祖、标记寒冬起始
下元节十月十五水官解厄日祭祀水官、制作米糕
冬至公历12月21-23日冬节、亚岁吃饺子/汤圆、祭祖、数九
腊八节十二月初八佛成道日熬腊八粥、泡腊八蒜
小年北方廿三/南方廿四祭灶节扫尘、祭灶神、备年货
除夕/春节腊月廿九/三十至正月十五年节、新春守岁、拜年、放鞭炮、舞龙狮

传统节日的现代有价值

从寒衣节给先人送寒衣~到春节给长辈拜年这些节日实际上串起了我国人“慎终追远”的情感链条。寒衣节与清明节、中元节并称三大“鬼节”;都承载着对逝者的追思;而冬至、春节则更多感觉出来对生者的关怀。这种由祭祖到庆生的过渡;恰恰反映了我国文化对生命循环的理解-告别与迎新本就是一体两面。可惜如今像下元节这样的节日已被淡忘- 寒衣节在南方也少有人知!当我们重温这些节日习俗,其实是在找回一种温暖的生存智慧:在顺应自然节律的用仪式感守护人间烟火气。一粥一饭的滋味- 一烛一香的 -都是平凡生活里最踏实的慰藉。

就其实吧,年农历十月不妨在寒衣节位亲人捎件寒衣;再顺着时令喝碗冬至的饺子汤,熬锅腊八粥 在小年擦亮窗棂...让这些渐被遗忘的传统重新活起来!它们不只是日历上的标记- 更是大家同以前、与自然、跟亲人之间割不断的温情纽带。天再冷,只要节日的灯火还在,人间就永远温暖可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