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23过了就不招小人了 腊月23之后就不能回娘家了吗
小时候一到腊月二十三、家里灶台边就热闹起来了- 老妈忙着熬糖瓜,老爸踩着凳子给灶王爷画像前摆供品。
那股甜滋滋的焦糖味混着香火气,至今想起来都觉得是过年的前奏。老人总念叨着"灶王爷吃了糖瓜嘴甜;上天光拣好话说",可转头又叮嘱我:"姑娘家祭灶不吉利,往后嫁了人这天可别往娘家跑!"那会儿听得懵懵懂懂,直到这些年翻了不少老习俗的书;才咂摸出些门道。
说起"腊月23过了就不招小人了"这事,还真跟着灶王爷的传说分不开。
老话讲这天灶神要上天述职,把家家户户整年的善恶是非全汇报给玉皇大帝。这表明从前的人特别谨慎~捣蒜怕"捣散"家运~说脏话怕被记上一笔,连破碗破罐都得清出去 -就怕沾着晦气招来小人。河南一点点地方至今忌讳这天捣蒜,说"蒜"谐音"散",叮叮当当的动静还说不定惊扰灶神。
老实讲大扫除本身就有讲究、腊月廿三开始的"扫尘"~南方叫"掸尘",北方叫"扫房";把积灰蛛网全清理干净,象征把是非小人全赶出门.以前村里人总笑称:"腊月不扫尘;来年招瘟神",眼下想想 -除旧迎新图个好彩头,倒比防小人实在多了!
至于"腊月23过后就不能回娘家了吗"这规矩;老辈人可是看得比天还大.旧时农村普遍认为、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更家中有兄弟的,腊月二十三回门会"断娘家香火"!
有回听邻村九十岁的李奶奶念叨:"灶王爷古板得很!他腊月二十三上天正月初四才回;这段日子见着嫁出去的姑娘在娘家晃悠,嫌女人不守本分 回头跟着玉帝告状咋办?" 这说法听着玄乎,但细究根源,恐怕还是农耕社会的"男权思维"作祟-女子回娘家证明婆家待她不好,或是想插手娘家事 -轻松引发矛盾。
我表姑当年不信邪,硬是小年夜带着孩子回娘家 -到头来她嫂子当场摔了碗;两家闹得大半年不往来!老规矩背后,藏的都是人情世故的算盘。
但需特别指出的是眼下谁还死守这些呢?城里闺蜜去年腊月二十六照样接爸妈来新家过年朋友圈晒着三代同堂包饺子的视频。像南方有些地方早把"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讲究抛开了;全家齐上阵给灶王爷上供。
江苏的朋友说他们那儿干脆把"小年"定在除夕前夜~图的就是人齐热闹。
但话说回来;某些传统倒也没必要全盘否定。去年我在小年那天大扫除;特意把客户纠纷文件全理了一遍;该赔的赔该断的断;年后真觉得浑身轻松。
老话说的"扫尘祛小人",未必是信仰 -更像是心理暗示-清掉杂物等同清掉负能量。
正因如此啊,腊月二十三的忌讳该不该守。关键看你怎么"用".硬拦着闺女回娘家难免伤感情~但趁年前大扫除时整理关系网,疏远那些搬弄是非的人说起来智慧。
祭灶时哄孩子吃糖瓜讲讲"与人为善",比光怕灶神打小报告强得多。下一步该如何推进?与…不同 老传统像灶糖- 嚼着粘牙但需特别指出的是回味甘甜。全吞下去难受 -全吐了又可惜,不如品出那份盼团圆、求平安的心意,剩下的灵活变通,日子才过得热气腾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