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的习俗和农历日期 为什么冬至农历日期不固定

投稿人:善策网 2025-08-17 15:08:58

冬至一到 朋友圈里就开始刷屏了!有人晒饺子,有人拍落日照在十七孔桥的“金光穿洞” -还有人翻出老黄历嘀咕:“哎;今年冬至怎么是21号?我们应该如何应对?我记得去年是22号啊……”是记错了吗?

!还真不是!

2024年这个冬至、可是128年来最早的一次~上一次冬至出现在12月21日还是1896年!

更巧的是今年冬至那天农历和公历都露出来“二十一”,像是约好了似的重合了。但翻翻日历你会发现:冬至在农历里的日期像在玩捉迷藏~有时冬月十八,有时冬月廿三,差不多一次也没固定。

这背后藏着两种历法的千年“时差”,而冬至的习俗;也从三千年前一路走来,裹着热气腾腾的饺子香,带着消寒图上的一笔朱红,成了大家割舍不掉的仪式感。

冬至的习俗和农历日期- 冬至这天家里老人总念叨:“冬至大如年。”这句话的分量,可追溯回三千年前的周朝。

那时冬至不叫节气- 而是正儿八经的“新年”-周天子用土圭测日影 -把影子最长的这天定为岁首,百官放假,万民同庆.直到汉武帝改用夏历;春节才挪到立春 但冬至的“亚岁”地位丝毫未减!

唐代放七天长假,南宋流行“肥冬瘦年”(冬至比过年还丰盛),明清皇帝更要到天坛祭天。

哪怕今日~大家咬开饺子皮时舌尖尝到的何止是肉馅?!分明是周公测影的智慧、汉帝贺冬的礼仪~还有宋人宴席上的暖意。

冬至吃啥?

北方人会说:“冬至不端饺子碗 冻掉耳朵没人管!”这可不是玩笑话。传说东汉张仲景见百姓寒冬耳朵生疮,便用面皮裹驱寒药材煮熟分发,后来演变成饺子.而在江南,一碗甜糯的冬至团子象征团圆;福建人爱用糯米粉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