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伏天是哪一天2021 2021年日历全年表
还记得2021年那个热到连出门都像蒸桑拿的夏天吗?!没错,说的就是三伏天!这一年咱们又迎来了40天超长待机的三伏 从7月11日热气腾腾地拉开序幕,一路烤到8月19日才算结束。而真正的解放日-出伏那天定格在了8月20日.但需特别指出的是啊,别以为出了伏就立马凉快了,后面还还有着个“秋老虎”呢~早晚温差开始偷偷拉大,中午照样热得人发懵。
下面我就带大家仔细盘一盘2021年的三伏时间线。顺便把全年不能少的节气节点整理清楚。帮你把一整年的气候节奏都攥在手里。
2021年三伏完整时间表~三伏天可不是随便定的。老祖宗用干支纪日法算得明明白白:夏至后第三个庚日进初伏。第四个庚日进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进末伏。显然, 2021年这套流程走得分外典型:
阶段 | 起止日期 | 持续天数 | 特点 |
---|---|---|---|
初伏 | 7月11日 7月20日 | 10天 | 高温初显,多地气温直冲37℃ |
中伏 | 7月21日 8月9日 | 20天 | 全年最热时段,多地持续35℃+ |
末伏 | 8月10日 8月19日 | 10天 | 立秋后余热未消,湿度仍较高 |
看出门道了吧?
中伏整整20天占了整个三伏的一半~难怪民间老话说“热在中伏”.像杭州那年中伏期间一口气拉响两次高温橙色预警,平均气温比往年高出2.4℃ -破了1951年以来的纪录。而末伏收尾的8月19日一过8月20日正式出伏;暑气才真正进入退场倒计时。
2021全年节气同气候特征,全年气候老实讲是个连续剧本;三伏只是其中高潮章节.不难发现, 要理解它为啥这么热,得把2021那个年整个节气的台本翻开看看:这是否意味着?
季节 | 关键节气 | 日期 | 气候影响 |
---|---|---|---|
春季 | 立春 | 2月3日 | 回暖初期,乍暖还寒 |
雨水 | 2月18日 | 降水增多,南方进入梅雨季前奏 | |
惊蛰 | 3月5日 | 雷雨活动增强,春耕启动 | |
春分 | 3月20日 | 昼夜等长,气温稳定回升 | |
夏季 | 立夏 | 5月5日 | 湿热气流活跃,华南前汛期开始 |
夏至 | 6月21日 | 白昼最长,三伏倒计时启动 | |
小暑/大暑 | 7月7日/7月22日 | 三伏核心期,副高压主导高温 | |
秋季 | 立秋 | 8月7日 | 名义入秋,但末伏仍在持续 |
处暑 | 8月23日 | 出伏后首个节气,暑热渐退 | |
白露 | 9月7日 | 昼夜温差显著增大,秋凉明显 |
这一年高温如此强势;幕后推手其实是副热带高压异常强盛。它像个大锅盖一样罩在华东、华中上空~连本该南下得冷涡都被它挡得严严实实。于是就是雨水全被挤到淮河以北,长江流域一片晴热 杭州7月初伏当天直通飙到37℃!
这种天气模式说真得从2015年开始就成了常态,连续七年都是40天超长三伏~背后是不是藏着气候变化得影子?值得各位多留个心眼!
三伏防暑同养生要点 面对怎么说呢这么长得“烧烤模式”;光知道时间可不够,还得会应对。
传统智慧里藏着不少适用招数:;穿衣出行有方法:高温峰值平常在下午2点而非正午,尽量避开这个时段外出。这一结论是否具有普适性?
设想非得出门,遮阳伞、帽子、太阳镜三件套备齐,防晒霜也别心疼,该涂就涂。包里在塞一小瓶风油精或藿香正气水、头晕时抹一点在太阳穴,能救急.
饮食调理讲平衡:绿豆汤、冬瓜汤这些利尿食物能帮身体排水解湿!
夏天总吹空调不难积寒气 早晨喝杯姜茶没想到能温中散寒,正所谓“冬吃萝卜夏吃姜”。但重口味火锅烧烤就得少碰了,饮食清淡才能减轻身体负担.
作息运动需调整:晚上适当晚睡(不超过11点);早上趁凉快早起。中午眯个20分钟补觉,能预防午后疲劳。运动选清晨或傍晚。微汗也就是说可;大汗淋漓没想到伤阳气。
结合实际情况, 晚上用40℃约温水泡脚15分钟,既祛湿又助眠。
出伏后得“秋老虎”防范,你以位出伏就万事大吉?
2021年8月20日刚出伏,秋老虎立刻给南方多地来了个回马枪-湖南、江西等省直到9月还出现过35℃。开外高温。这段时间得特点是早晚凉意初显。但午间依旧闷热- 穿衣得像洋葱一样层层叠叠。方便随时穿脱。当下养生重点也要转向“润燥”,雪梨、百合、银耳说不定多吃~把夏天耗伤得水分补回来。
回头看2021年得气候日历- 你会发现掌握三伏时间线对生活安排多重大:从提前检修空调~到规划避暑行程,在到调整农事活动(打个比方水稻灌浆期防高温逼熟) -都绕不开它!而连续多年得40天长三伏 -更在提醒各位关注气候变化得长期作用-前景行不行要调整防暑标准?
!城市规划怎样做提升抗热能力?这些课题正变得越来越紧迫。
有鉴于此啊,别把节气表只当老黄历、它是各位顺应自然、智慧生活得必备工具,值得每年拿出来细细找原因一番。